中国经济时报|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数据流量谷董事长贺晗: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03/25

3月8日,《中国经济时报》“两会特刊”发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文,贺晗委员围绕“加快拓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场景”提案展开相关探讨。 

2024 全国两会


中国经济时报|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数据流量谷董事长贺晗: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图1)


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数据流量谷董事长贺晗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加快拓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场景,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贺晗看来,从GPT到Sora,从单模态到多模态,从单一智能到通用智能,大模型技术引领了新一轮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热潮。国内外大模型科研保持高速迭代,各类模型层出不穷,模型性能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蓬勃兴起,展现了惊人的演进速度。同时,大模型赋能行业应用正在蓬勃兴起,基于大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涌现特性,其在越来越多垂直行业场景上,展现了惊艳的性能表现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得到了各行业高度关注,场景驱动成为大模型技术创新和产业增长的重要模式。

 

如何加快拓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场景,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此,贺晗从搭建多层次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平台、实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示范应用、推进大模型应用生态建设及培养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等方面提出建议。

 

他表示,首先要为市场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场景,推动应用场景拓展从“出文件”“给政策”到“建机制”“创机会”转变。鼓励地方政府、领军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搭建全国级、地方级、行业级等多层次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各行各业的场景需求方通过平台面向全社会发布真实业务场景和行业真实需求,征集应用场景需求、市场化项目需求,推动技术供给方公开发布大模型创新应用解决案例,实现技术、模型、数据等资源对接,不断提升供需匹配效率。

 

其次,在全国范围实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示范应用推进计划。鼓励工业、金融、医药、文旅、传媒等各行业各领域深度挖掘、积极打造可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各类场景,推动大模型赋能产业互联网平台应用,通过大模型技术对现有生产、服务和管理方式进行升级,实现业务流程创新和再造,在降本提质增效的同时,开发新功能、形成新产品、拓展新应用,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更加深度融合。

 

再次,鼓励各类主体围绕算力平台、大模型开源社区和协作平台、多模态公共数据集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资源进行长期投入。加强各行业数据的采集、利用、开发,储备高质量产业数据集。鼓励地方通过共享开放、服务购买、创新券等方式,降低大模型应用的基础设施使用成本。

 

最后,培养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推动高校完善通用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完善教学体系,做好学科交叉融合。支持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联动开设“第二课堂”,推动人工智能进校园,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加速产学研各界融合,大力建设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实训基地,将教学内容与产业一线紧密结合,培养富有实战经验的人才。

 

内容来源:中国经济时报